2011年履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苗圩,上任伊始就提出“两化深度融合”新战略。使得十七大报告确立的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战略再增看点。
当前,基于对前一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各级主管部门都在力图进行纠正,所以有多个层面声音在呼吁企业要回归实业。其根本主旨,在于要防止中国经济的基础面出现空心化、泡沫化。两化融合将在这一大思路的落实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自我国提出两化融合战略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落实和推进两化融合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加大投资,促进两化融合向“两化深度融合”演进。
提升产业链信息化
“十一五”期间,各类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效果明显。尽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部署,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化,但在总体上,中国企业信息化投资曲线,在“十一五”期间的上升曲线,较以往呈更陡趋势。
“十一五”期间,企业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在于,系统综合集成的程度和能力,都有明显加强。两化融合的推进速度明显,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如期完成(工业能耗占到全社会能耗的70%),工业信息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在两化融合的推进,正处于爬坡的最后关键阶段。随着企业在两化融合工作上的坚持,从两化融合走向“两化深度融合”,将为企业真正带来边际效益。下一阶段,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综合集成能力强化,还将突破单个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举例而言,在某个大型工业企业在信息化集成应用方面取得成功之后,该成功效应可能会随着企业自身的集成需求,向供应链上的上游零部件提供商推行。这一带动作用,可以促使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化水平整体提高。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正是为了既要保持实业化的方向,同时也促进实业化的层级提升。中国推动制造业发展和美国有所不同,美国的目标在于制造业回归,因为美国的传统制造产业,很多都挪到其他国家去,现在提出回归,目标是站在高起点上,直接做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我国则是在既有的工业产业、实业产业基础之上,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和迁移,因此在企业的信息化综合系统集成上,更为重要。
国家信息化路径
两化融合既是从农业化、工业化到信息化的特定历史阶段,也是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渗透的重要过程。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到“十二五”建设的指导思想,包含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应当力求从当前的工业化大国,建设成为工业化强国,初步实现国家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建成工业化强国、初步实现国家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我国2010到2020年的国家信息化战略十年规划目标,正是为建设信息社会奠定基础,而两化深度融合,既是围绕建设工业化强国也是建设信息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就工业领域而言,我国已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明确了工业发展目标;工信部也按照“十二五”总体规划,正在起草编制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此外,工信部2011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也是围绕下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具体目标。
过去三年中,工信部开展了两批次的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每个批次是8个城市,规模较大。该试验区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考虑到政府在推动两化融合过程中,在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上,如何支持深入推动两化融合,特别是形成综合性的政策体系、采取综合性配套措施,还缺少经验。另一方面,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过程中,有一些共性问题,采用何种措施和办法,能够更有效的解决问题,也是设定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的目的。
工信部对于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范畴内,地方政府如何推动两化融合,政策体系如何构建和架构,两配套体系的建立,都规定了通用性的任务指标。同时,还针对不同试验区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工信部从全国性的通盘考虑,安排了特定任务,比如说推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有哪些有效措施等。
第一批8个城市试验区,在进行了三年的工作后,2011年底做了全面验收,验收结果比预期目标好,各地取得的成果远远超出预定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第一批试验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23%,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82%,重大安全事故伤亡人数年均下降17.8%,各项指标远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结试验区两化融合的经验,将有助于从国家层面,为政策体系的形成、规划和战略的制定,提供更多经验。
总体而言,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围绕着工业化强国的建设、国家信息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经验。
政府支持与市场倒逼
最近一年,信息化推进司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我们发现,企业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真实得到了工信部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帮助。从工信部的实际工作看,包括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逐年明显加大。政府为企业营造了好的环境,信息化措施得当、效果明显的企业,可以得到政府的资助、支持、贴息等,但在根本上,投资主体、行动的主体还是企业。
政府层面需要进行强烈的信号释放:会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信息化工作。企业也好,软件供应商也好,乃至整个社会资源,都会因为这个信号,认可信息化工作是个长期的事情,会主动地将资源投入其中,因此,政府部门释放强烈的支持信号,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最强有力的推进工具。这里提到的企业,不仅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绝大部分企业领导者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要让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强大起来,聚集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做信息化,就必须要让企业领导者的信心坚定,需要提供好的整体氛围、产业环境,以及政策环境。
当前,绝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已非常迫切。来自竞争的压力、成本角度的压力,甚至汇率变动的压力,导致的企业经营压力都在上升,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缓解和释放这些压力,最为快速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此外,信息技术应用的部署成本也在逐步降低。国产软硬件、技术、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竞争力提升在加快。在推进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国产软件、硬件,和专业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也使得更多企业领导人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企业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跟国际化的竞争对手“对标”,在信息化上的对标是最明显的环节之一。
加快综合体系建设
两化融合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我国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也已经跨过“零星推出”的阶段。“十二五”期间,重点是应当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综合推进体系建设,从财政、税收、金融,还包括产业、信息服务支撑、人才等方面通盘考虑,尝试进行综合配套制度和制度的安排,也就是“综合推进体系”的建设。
“综合推进体系”是一个新的并受到很多方面广泛认可的概念。综合推进体系的建设,需要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家共同努力去构建,也是随着两化深度融合的增加,单一政策方向力度不足时,需要建立的一套系统。
在这个基础之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强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示范企业的榜样效应。通过各行业“排头兵”企业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强化知识扩散、经验扩展,过去几年的工作表明,由政府部门牵头的这一举措,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工信部在未来几年内,会围绕树立样板企业、标杆企业、示范企业,推出一系列举措。不仅会推广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更是要推动这些示范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进行国际“对标”,赶超国际水平。
二是重点推进行业和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认定工作。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做了三年的工作,前期主要是调研,接下来会做好评估办法的规范:两化融合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何种水平,要有客观公正的评估体系和判断标准。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底已经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一套评估规范。涉及到认定工作,我们主要是制定标准,标准出台以后,会鼓励第三方依据评估标准,开展水平的认定。
如有其它不明白的问题,或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请联系我们!电话:0512-68230780。也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联系我们。迈拓信息(苏州用友软件销售服务中心)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营销服务中心
苏州迈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售前咨询:0512-68230781
技术服务:0512-68230780
咨询电话:18136083330
公司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杨东路277号晶汇大厦512